【协会动态】第五期会员走访活动:深耕文化传承 共话教育创新——走访华邑书院活动纪实

6月18日上午,我协会组织20名会员走访副会长单位华邑书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围绕”传承与创新”的主题,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在破冰环节,会员们以”1分钟介绍身边伙伴”的创新形式快速建立联系,现场笑声不断。

项目分享环节,书院负责人介绍了书院举办的”书法美育进社区”、”青少年非遗研学”等特色项目。

在随后的”对话夜读”环节,与会者围绕人民日报夜读文章《永远不要放弃学习,真的会有意外惊喜》,就传统学习方式方法在现代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展开热烈讨论。多位会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独到见解,一致认为坚持学习与善于学习的重要性,现场思想火花不断迸发。

随后,华邑书院院长带领大家参观了书院1000余平方米的教学空间,详细介绍了由西泠印社、中国书协等权威机构专家组成的师资团队。在作品展示区,一幅幅笔力雄浑的书法作品和意境深远的国画佳作,生动展现了书院”文以立德,书以养志”的办学成果。

活动最后,全体与会者在书院展厅合影留念,为本次文化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走访不仅让会员们深入了解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实践,更为行业交流搭建了优质平台。未来,协会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动能。

【第四期会员走访简讯】万洋科技城

6月11日上午,花都区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18名会员代表赴万洋科技城开展专题走访,探访产业新动能,共话发展新机遇。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交流,深化会员企业之间的学习交流,营造互帮互促、团结奋进的氛围,也让会员们感受到花都这片热土在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前景。

万洋集团是中小企业集群服务商,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按照“产业集聚、产城融合、资源共享、产融互动”模式运营打造制造业集聚平台,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园区超185个,引入制造业企业超20000家,创造就业岗位100万个,促进千家万户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区域板块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万洋科技城是万洋集团在花都的其中一个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91亩,总建筑面积约133万平方米,高标厂房、产业集聚、配套完善,计划引进500余家智能研发及生产企业。

在万洋科技城招商中心,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万洋集团及其万洋科技城的项目建设发展情况,并着重介绍”独院厂房+高层厂房”的双业态产品体系。会员们与万洋科技城项目负责人展开积极的交流对话,重点了解富有特色优势的“按需定制、独门独院”“货车上楼、层层通车”现代化高效厂房园区。

本次走访活动让协会成员更多的了解到融合科技文化的现代工业厂房的新概念和新格局,体会到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有效地促进了会员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

本次走访活动还进行了以人民日报《夜读》的“懂得奖励自己、为什么如此重要”为专题,进行了阅读和感想感悟分享。既体现协会服务会员的职能,又凸显阅读在现代场景的创新应用。

【第三期会员走访简讯】花都区两协会联合走访会员企业单位,共谋发展新篇

      近日,花都区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与婚庆协会联合开展会员单位走访活动,5月份新成立的两协会齐聚协会旗下的共同会员单位喜洋洋婚纱摄影(花城路总店),两协会共30名会员参与走访活动,现场互动交流气氛热烈。
     活动伊始,两协会代表分别围绕协会宗旨、特色优势进行主题介绍,增进彼此了解认识。双方对六月份即将开展的特色活动展开详细说明,涵盖节气文化、读书活动、主题婚礼策划、传统婚庆习俗展示等,创新内容多姿多彩,令人期待。
    走访参观喜洋洋门店和各场景展示拍摄区后,会员们围绕如何深化合作、建立长效互动机制展开了座谈交流,大家踊跃参与,积极讨论,就资源共享、合办活动、宣传推广等多方面达成共识。会员们表示,两大协会的联动将碰撞出协会间跨界创新协同发展的独特火花,激发传承弘扬传统节气文化的新活力,燃点婚庆行业,甜蜜事业的星火,照亮红红火火的新生活。
      此次走访活动不仅加深了协会间的情谊,更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两大协会将携手共进,整合资源,为花都区文化事业与婚庆产业融合发展贡献力量,助力区域特色产业和甜蜜经济迈向新台阶。

【第二期会员走访简讯】花都区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成员参加广州灰塑园开园仪式


     2025年5月28日,广州市花都区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20多名成员兴致勃勃参加广州灰塑园仪式及非遗文化论坛活动,学习了解灰塑文化,共同见证和分享花都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建设成果。  
     广州灰塑园负责人、本协会名誉会长刘娟女士热情接待了来自区内外各界领导嘉宾和协会成员一行,详细介绍灰塑园的建设和运营服务情况。广州灰塑园以“传承非遗,文旅融合”为宗旨,集灰塑技艺展示、文化体验、研学教育于一体。园区内展示陈列有以岭南传统灰塑技艺制作的众多的工艺品和文创作品,通过互动工坊让游客近距离体现和感受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刘娟女士在开园仪式上致辞强调:“灰塑是岭南建筑的‘活化石’,灰塑园的落成将为花都文旅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后参与走访的协会成员一起参加了《非遗助力人文湾区建设》论坛。此次走访参观活动,协会成员加深了对于非遗等传统文化的认识,加强了协会与灰塑园的交流合作。协会会员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加强非遗文化与二十四节气民俗的联动推广,合力营造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助力“花漾花都”文化品牌的建设。  
    未来双方将共同策划组织非遗文化主题活动,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作为花都区独具特色的非遗打卡地,灰塑园开园即日起至6月18日免费开放参观,欢迎市民游客前往灰塑园,感受岭南匠心,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从1到200,花都二十四节气读书会,“卷” 起阅读新风潮

小满盈畴,书香润心。

5月21日适逢小满节气,广州花都二十四节气读书会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200期盛典。在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的联合指导下,由民盟花都基层委员会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共同举办的“廿四雅韵 阅启新章”主题阅读盛宴,于华灯初上的花都城投·翰林世家启幕。值戌时初半,雅集始开,活动现场汇聚来自相关部门的领导嘉宾、文化界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代表、阅读推广志愿者及市民朋友逾百人,共同见证这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深度对话。

八载匠心耕耘

文化品牌璀璨绽放

广州花都二十四节气读书会自2017年立春日创办以来,在相关部门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宛如一颗阅读的种子,在花都这片文化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八年来,读书会始终以二十四节气为独特时序,精心策划并开展了200场涵盖经典共读、民俗体验、公益讲座等多元形式的文化活动,累计辐射读者超10万人次。

读书会创新“节气+阅读”模式,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进行深度融合。“分享阅读”专题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推荐和解读书籍,引领读者共享阅读之美;“节气文化”专题则聚焦节气本草,依据中医养生理论,深入分享当期节气代表的中草药知识,传播节气饮食与健康养生之道。

这种别具一格的“时序书场”形式,不仅让市民真切感受到节气背后深厚的科学内涵,更通过对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的深入研讨与解读,进一步深化了文化自信的培育。2025年,读书会更是积极拓展社会功能,在区科协的指导下开展科普活动,并与区司法局携手合作,推出“普法+节气”创新项目,为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活动华彩绽放

精彩瞬间镌刻心间

活动在悠扬婉转的古筝乐曲《千年雅韵 渔舟唱晚》中缓缓拉开帷幕,轻柔的旋律如潺潺流水漫过青石,氤氲出温馨而庄重的氛围。花都区朗诵协会少儿艺术团的8位优秀少年闪亮登场,他们以饱满的情感、清澈的声音朗诵经典作品《活着》节选片段,每个字符都跃动着灵魂的温度,传递出生命的坚韧力量。

花都区朗诵协会会长邓巨泉先生登台领读,他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解读视角,带领大家穿透文字表层,一同探寻《活着》背后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激发了书友们对生命能量的深切体悟。

花都区人民医院钟小兰博士则从专业的医学角度出发,为大家科普《小满说薏仁》里的养生知识,她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了解到薏仁虽小,却蕴含着丰富的养生奥秘,如同节气文化一般,在细微之处尽显天地之妙。

花都区朗诵协会和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的会员代表们共同演绎了原创诗歌《二十四个轮回里的诗行》,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诵,将二十四节气的轮回与全民阅读、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完美融合,展现出时光的流转与文明的传承。

花信荣耀嘉奖

文化传承薪火相传

活动特别设置了“二十四番花信风”颁奖环节,该奖项以木棉、樱桃、梨花等传统花卉命名,旨在表彰24家长期支持读书会活动的机构及个人。活动负责人表示,200期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文化传播模式的质变飞跃,从立春首场活动的破土萌芽,到如今形成“节气+”多元融合生态,读书会在200场文化接力中,既有坚守经典的文化定力,也不乏“节气+普法”“节气+科技”等创新突破,更见证了市民文化自觉的层层觉醒。此次颁奖既是对坚守者的致敬,更是对全民共建模式的范式诠释——正如二十四节气需要七十二物候共同成就,文化传承亦需社会各界如花信风般接力传递。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曾大兴教授登台作总结寄语,他以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独到的见解,为大家开启了这场文化盛宴的终极思考,鼓励大家以二十四节气为尺,丈量文化的厚度,以双百新章为帆,启航全新的征程。

“芒种篇”承办单位广东夜太阳科技集团负责人也为大家带来了第201期读书会的精彩预告,让现场观众对未来的活动充满了期待。据介绍,读书会通过建立“一节气一主场”跨领域轮值承办机制,已形成“政企社联动”的特色模式,让每个节气的读书会都成为展现行业特色、促进跨界交流的文化平台。

展望崭新征程

携手共赴书香之约

二十四节气读书会负责人表示,200期的成功举办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未来,读书会将依托现有平台机制,充分发挥花都城投·翰林世家等区内各类文化空间载体的展示功能,通过结合花都本地文化、农业和旅游资源,精心策划“节气里的花都”系列主题活动,以二十四节气构建多元立体的文化传播体系,持续推动传统智慧的创新性发展。

据悉,在花都区文联的统筹指导下,历经八年发展的读书会已正式注册成立区文联直属管理的专业社会团体——花都区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该协会以原读书会200场品牌活动为根基,通过组建“艺起来志愿服务队”、设立“节气书单”“亲子共读”等举措,构建起“专业协会+志愿服务+全民参与”的三维文化传承体系,形成了“政府指导、文联统筹、社会共建”的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新范式。

区文联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3月份,区文联与花都城投集团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通过整合双方资源,激发区域文化活力,推动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为城市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此次读书会200期盛典是区文联与花都城投集团合作共建的生动实践,未来将持续通过此类文化活动,让文化艺术走进社区、走进基层,为群众提供更有温度的生活体验。

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持续深化全民阅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实践载体,近年来花都区以“花漾阅城”全民阅读品牌建设为引领,通过构建“1+3+6”全民阅读体系化格局,有机融合非遗传承、红色教育、艺术普及等多元领域,打造出覆盖机关、校园、社区、企业的阅读品牌矩阵,形成了“作家带你读好书”“全城共读半小时”“广州花都二十四节气读书会”等特色品牌,为花都奋力建设广州北部增长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会客厅”和“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区注入强劲精神动能。
来源:花宣编辑:洪敏复核:吴敏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

点击阅读原文:《从1到200,花都二十四节气读书会,“卷” 起阅读新风潮》,广州花都发布

同题祝贺广州市花都区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成立

1、廖金有
四季华章欣解读;
一堂书友喜交流。

2、王志翔
节气从来更有序;
人文自古岂无诗。

3、梁绵东
花亦捧场,节气全年知廿四;
都来给力,文章数载逾三千。

4、李蔚萍
八年铺垫儒风满;
四季轮回文脉传。

5、罗慈伟
更古农耕耘节气;
而今文化赋华章。

6、成文耀
书香作伴,弘扬文化千秋业;
志愿同行,共建花都万里春。

7、陈惠成
九域农耕依节气;
千年智慧独文章。

8、王慧明
廿四番花信节气,羊城开卷;
万千籍墨宝书香,粤海待贤。

9、梁艮心
八载织春,书种花都生万象。
四时耕墨,香盈草本展鸿图。

10、梁庆
节气书香,八载耕耘传播远;
文联协会,今朝成立创新来。

11、邓国云
四季轮回,春夏秋冬开国泰;
群英聚会,史经子集染书香。

12、王有潜
节气飘红,九域智耕凝智慧;
田畴常绿,千秋农践结农经。

13、廖瑞辉
和节气同行,书香致远花都盛;
以勤耕作伴,文化修身协会兴。

14、马二坡
八年孕育书香久;
四季节续文脉长。

15、方 悦
书香致远,承千年智慧盈心海;
节气持恒,惠百姓民生敬自然。

16、 曹衍海
年有约,月登台,协会频传书韵;
你耕春,我种玉,东风遍惠花都。

17、汤显荣
认证非遗,四季来期花解意;
成书物候,千年度日蛰知时。

18、黄慧心
律吕调阳,蕴哲垂文耕岁月;
书香启智,招贤汇雅著文章。

19、任学海
廿四经言尊国运;
五千文墨厉华章。
注:厉比励另有深层含义。

20、汤爱芝
节气循环研廿四章经典,慧通今古;
友朋共析赏三千般益知,道贯西东。

21、钟其礼
节启清晖,美都起笔写新卷;
气通远景,协会凝心延古风。

22、罗乃坚
廿四书声融节气,清香远播;
八年讲座漾丹心,大雅初衷。

23、戴嵩青
廿四轮序,问谁立雪传薪,岭表诗词皆入画;
八载耕耘,喜此鸣鸾振玉,花都草木亦成章。

24、左万青
八载勤耕,诗雨润心田,四季书声涵气象;
一朝勃发,花都开阆苑,万村画景竞风华。

注:以上为中国楹联学会,广东省楹联学会,花都区楹联学会联友为我们协会成立的贺联24副,供大家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