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雅韵 艺路童行——花都亲子学堂开讲啦

立秋刚至,南华教育城灯火璀璨,一场融合传统节气文化与亲子艺术体验的盛宴“廿四雅韵 艺路童行——花都亲子学堂(第一期)立秋篇”在此温馨上演。活动由花都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区妇女联合会、区文明办悉心指导,花都区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与南华教育城联合主办,忠茶文化与明群文化联合策划执行,梦航教育承办。本次活动得到了花都区艺起来志愿服务队的鼎力支持,为活动提供了从场地引导到流程协助的全方位支持,让这场文化之约更显温暖底色。广州“志愿时”平台积极参与,为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了一段浸润雅韵、满载温情的艺术之旅。

雅韵开场:

立秋时节的文化之约

本次活动由中国少年讲师团的李丹婷与梦航教育的桃子老师联袂主持。

花都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周波主席上台致辞,她特别肯定了志愿力量在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广州志愿时与花都区文艺志愿服务队的合力共建,为传统文化传播注入了鲜活动力,而艺起来志愿服务队的细致服务更是让活动充满温度。随后,花都区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钟其理会长宣布活动正式启幕,拉开了这场文化艺术与亲子活动交融的序幕。

艺彩纷呈:

从鼓点到筝音的视听感受

活动现场,少儿才艺展示率先点燃气氛。金音艺术的张子航小朋友带来架子鼓演奏《想去海边》,激昂的鼓点中充满青春活力,仿佛带大家奔赴阳光与浪花的海岸,赢得满堂喝彩。台下的艺起来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默契配合,或协助维持秩序,或为小演员们递上饮用水,用行动践行“奉献、友爱”的志愿精神。

在主题分享环节,花都图书馆文化志愿讲师、广州市图画书阅读金牌推广人柠檬老师(张豫宁)带来《图书馆的狮子》故事分享。她以温暖的讲述传递阅读与艺术的力量。

文艺演绎环节更彰显传统文化魅力。艺缘艺术的小演奏家们先后奏响《礼仪之邦》与《中国字中国人》,古筝悠扬,古韵流淌;一横子丰的书法学员们在台前挥毫泼墨,笔墨与筝音交织。此时,艺起来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正引导亲子家庭有序观赏,用耐心与热情搭建起观众与舞台的桥梁,让这场“礼乐与笔墨共舞”的盛宴更显和谐。

随后,艺缘艺术的萧辉悦老师以吉他弹唱《爱就一个字》传递温情;金音艺术的陈子颖、刘子菱小朋友以古琴演绎《大鱼》勾勒空灵意境。

互动共融:

知识与温情的双向奔赴

有奖问答环节掀起亲子互动热潮。主持人围绕立秋节气、防蚊知识等内容提问时,艺起来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及时递上奖品,与家长孩子们一同分享答题的喜悦。广州“志愿时”平台实时记录着志愿者的服务时长,让每一份付出都有“迹”可循。

在最令人动容的亲子共读环节,全体亲子家庭起立诵读《心之力》(节选)。“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的磅礴字句中,志愿者们也悄悄加入诵读行列,与大家一同感受精神传承的温度——这正是广州“志愿时”与花都区文艺志愿服务队共建理念的生动体现:让志愿服务不仅是行动,更成为文化传递的一分子。

圆满落幕:

志愿合力点亮艺术旅程

活动尾声,全体参与者合影留念,艺起来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细心整理着现场物料,用最后一份坚守为活动画上句点。主持人感慨:“这场活动的圆满,离不开每一位参与者,更离不开志愿力量的温暖护航。”本次活动中,广州“志愿时”与花都区文艺志愿服务队的合力共建,不仅为传统文化传播搭建了平台,更让“奉献、互助”的志愿精神与“雅韵传承”的文化理念深度融合。

据悉,“花都亲子学堂”系列活动将持续携手志愿力量,让广州志愿时的资源优势与花都区文艺志愿服务队、艺起来志愿服务队的实践力量持续联动,为更多家庭在艺术浸润中感受文化魅力,共赴“艺路童行”的温暖旅程。

“廿四雅韵·艺路童行” 花都亲子学堂(第一期)立秋篇即将温情启幕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方位,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秋”字的节气——立秋。

     作为”四时八节”中的重要节点,立秋承载着古人”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农耕智慧,更寄托着”万物始收”的生命哲思。值此夏秋交替之际,由区文联、区妇联、区文明办联动指导、区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与南华教育城主办的“廿四雅韵·艺路童行”亲子学堂(第一期)将于8月8日19:30在南华教育城正式启动。这是花都区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创新实践,通过沉浸式节气体验搭建家风建设沟通的桥梁。

指导单位:

花都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花都区妇女联合会

花都区文明办

主办单位:

花都区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

南华教育城

活动主题

“廿四雅韵·艺路童行”

花都亲子学堂(第一期)

立秋篇

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8月8日19:30—21:00

(周五晚上)

地点:南华教育城

(花都区云山大道53号)

活动报名二维码:

活动亮点抢先看

1.节气雅韵

少儿声乐表演

《秋日私语》

2.主题分享

由广州市图画书阅读金牌

推广人张豫宁(柠檬老师)

分享《图书馆狮子》绘本

感悟自然与人文的共生之美

3.民俗互动

“节气知多少”有奖问答

4.文艺演绎

亲子才艺展示

5.亲子共读

亲子齐诵

毛泽东《心之力》节选

培育家国情怀

立秋寓意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13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开端,

标志着自然界万物

从繁茂生长

转向成熟收获。

立秋习俗

各地传统习俗丰富多彩:

贴秋膘、啃秋瓜、晒秋

以及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是自然规律的总结,更是人文精神的体现。结合多种形式开展主题节气教育活动,融入现代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及家庭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家庭关系融洽。

【协会动态】第九期会员单位走访活动:品鉴东方美学·启迪生活智慧——花琪生活艺术馆走访活动侧记

7月29日上午,我会会员及邀约嘉宾共30 多人走进花琪生活艺术馆(位于花都区茶园中路),展开了第九期的会员单位走访活动。协会外人员的踊跃参与彰显了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的影响力吸引力,也体现了花都各界精英人士对生活艺术的向往与追求。共聚一堂,嘉宾相互介绍认识,展现个人形象,让聚会嘉宾快速融入互动,增添活动的活跃氛围。与会嘉宾积极参与、热情互动,现场气氛活跃,带来美好的社交体验。

本期走访活动的受访单位花琪生活艺术馆是由林筠晓女士创立,一位来自潮汕的女性,她用她的生活经历和艺术素养积累,构建出都市人精神生活的诗意乌托邦。这座以”生活美学”为核心理念的艺术空间,通过”书墙+展览+茶歇+庭院”融合新中式女装、茶饮、药膳等的复合业态,巧妙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的空间叙事,以“爱在花都·美在花琪”为主题,布局有筠晓轩、筠晓会客厅、筠晓有礼体验馆、北清大学堂等多元空间,这里不仅是品鉴东方美学的场所,更是启迪智慧、传递温度的文化平台,这座集新中式文化、艺术体验与公益传承于一体的生活美学综合体为花都城市注入东方雅韵与现代生活交融的新活力。

现场“对话夜读”环节,会员们共同分享了人民日报的夜读推文《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以“大事多商量、点滴常分享、杂事共承担”等简单平常的生活至理,探讨家庭关系和睦相处之道。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是彼此成全,一起向前。只要家人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进步,这个家就会越来越好。愿我们都能珍惜身边的家人,经营好我们的家庭,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次“才艺表演”环节中,特别邀请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理事、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林松亮老先生和太极大师、知名书法家李宗峰先生两位当代艺术名家现场挥毫,以书画联谊,与会者围观拍照,领略水墨艺术风采。花都区朗诵协会钟丽华女士现场朗诵《夏日时光》,优雅诵读、情景交融。

身处花琪生活艺术馆,每一位来访嘉宾都感受到美学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日常体验。尽管流火的夏日多么炙热,心存一片清凉,活出炎炎夏日内心清凉的美丽,让人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遐思。

【协会动态】第八期会员单位走访活动:文化浸润生活 笛声共话成长——友邦保险花都营业部走访活动侧记

7月15日上午,我会20多位会员走进协会李彤副会长、会员安聪所在的友邦保险花都营业部(位于花都区天贵路保利国际金融中心),展开了第八期的会员单位走访活动。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多位非会员参加活动,让协会外人员参与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的文化体验与文化传承创新活动。

本次走访活动设置了会员介绍PPT展示环节,增强了会员的互动与社交体验,每位参与者以图文在大屏幕构筑个人展台,让会员相互快速获得信息认知并产生情感连结,进一步提高会员的活跃度。会员们积极参与互动,现场沟通交流氛围热烈。

本期走访活动的受访单位友邦保险花都营业部,营业处负责人梁智先生细致讲述了友邦保险的发展历程,分享描述友邦保险的人才培养体系,让来访嘉宾对友邦保险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特别详细讲解了友邦保险在“个人养老金”业务板块的卓越成果,通过对“个人养老金可以退个人所得税”政策的精准解读,将保险服务与公众关切的健康生活、未来规划等议题紧密结合,为活动注入专业深度,让会员们了解到更多的惠民政策,又更多的了解多元化、高品质的保险服务。梁智先生还向来访会员嘉宾发出在异业联动、沙龙活动方面的诚挚邀请,新形势下大家都期待借智借力,共谋发展,启阅新篇。

现场“对话夜读”环节,会员们共同分享了人民日报夜读推文《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契合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源自读书会的全民阅读主题,多位嘉宾积极分享各自在事业或职场等方面保持初心、向下扎根的实际经历,分享成长感悟及体会。

本次“才艺表演”环节中,特别邀请小雅韵陶笛创始人小雅老师作现场陶笛演奏。作为协会新晋会员和艺起来志愿服务队的成员的小雅老师钻研器乐教学15年,一直致力于钢琴和陶笛的教学,具备了扎实的音乐教学基础,擅于针对不同年龄段学员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深受广大学员的认可与喜爱。小雅老师的陶笛演奏引起了在场会员的点赞,也激发了会员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

协会会长钟其理在总结中表示,在协会成立初期走访活环节会持续进一步优化调整,本期走访创造的”画像展示+思想阅读分享+艺术共情”模式,将可作为模板推广至后续的活动,让走访活动“活”起来,让传统文化“潮”起来,持续的走访活动也可成为独具创意的文化探索与文化活动新场景。

【协会动态】第七期会员单位走访活动:聚焦健康服务,点亮科普之光——广州名咖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走访记

7月2日上午,我会组织了20名会员走访会员单位“广州名咖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开展了协会第七期走访交流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参观与座谈交流,进一步加深会员单位的相互了解,拉近会员单位之间的距离,增加对协会的认同感,通过“考察交流+问题探讨+建言献策”的模式建立互信,营造互学互促,协同发展的氛围。

本次活动增设了新朋友邀请形式,为文化协会发展吸引更多的准会员。

名咖口腔科普主任黄靖童女士详细介绍了企业运营发展情况,同时介绍了该机构在科普公益服务领域开展的活动实践,分享了科普公益活动的体会,协会领导和会员们对名咖口腔坚持开展科普公益服务活动及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

名咖口腔是广州市花都区一家规模较大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拥有2000多平方米诊疗空间及先进的设备,主要提供基础牙科诊疗服务和口腔健康管理服务。其特色包括提供口腔种植、牙齿矫正、儿童牙科、牙周专科、美学修复全方位诊疗服务;提供口腔预防、口腔诊疗、日常维护、科普教育在内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口腔健康管理服务。该机构是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零蛀牙幼儿园公益项目执行单位,中国牙病防治基金健康口腔推广基地。

走访活动现场“对话夜读”环节,会员们共同分享了人民日报夜读推文《1天1件“高能量”小事,美好如“7”而至》,会员们积极踊跃分享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形成生活好习惯的经验。

“会员才艺”环节中,子易老师现场演示“看名字识性格形象”的技艺,分析解读会员们的姓名字义与性格形象,现场气氛活跃,灵动有趣,每个人都在随着愉快的氛围调整自己的心态。

钟会长在活动总结发言中对近期几场的走访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实效进行了总结,提出对走访活环节进一步优化调整,并对文化协会下半年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活动的尾声是会员们在名咖口腔的大堂拍照合影留念,互动畅谈,愉快交流的气氛依然热烈,会员们均表示将更积极努力,团结奋进促进协会发展壮大,共享文化传承创新的成果。

【协会动态】第六期会员走访简讯花都区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走访会员单位——广州八禧科技篇

6月25日,花都区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组织会员单位走访交流活动(第六期),本次走访会员单位为广州八禧科技(位于保利国际金融中心V11栋四楼),参与本次走访活动参与嘉宾有20余名协会所属会员,现场互动交流气氛热烈。

活动伊始,通过到访嘉宾相互介绍及主办单位的项目介绍获悉,本次来访嘉宾涵盖金融、家居、房产、医疗、大健康、教育、婚庆、酒水快消以及AI智能等各行业企业家及行业精英。本次活动主办方广州八禧科技更是分享了其业务模块通过AI赋能在教育、大健康、就业、营销获客等方面的应用,在现场吸引了来访嘉宾的极大兴趣,同时也引起大家对于AI应用在各自工作领域的深度思考及热烈的讨论。

在协会领导班子的号召和引领下,对于近期走访活动进行总结,对走访活环节进行优化升级,极大的提升了来访嘉宾的交流意愿及氛围。现场“对话夜读”环节共同分享了人民日报夜读推文《你越放松,结果往往越好》,各位嘉宾各抒己见,凸显了协会起始于“花都二十四节气读书会”并迎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艺表演”环节中,杨晓芸女士通过“东方心理学心聊术之与心对话”公益体验,实现心理疗愈的现场体验,将来访嘉宾的互动交流推向高潮。

来访嘉宾表示以“花都二十四节气读书会”为纽带,以“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为依托,后续可以在文化传播、商道交流、异业联动等方面深度耕耘及挖掘。在激发传承弘扬传统节气文化新活力的同时,为各自行业间跨界合作以促进业务发展提供助力。

秉持“共建共享”的理念,来访嘉宾各自分享了建设协会过程中如何吸引更多企业家朋友关注及加入等方面的经验,对于传播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也有了新的方向,对于协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增强了信心。

此次走访活动不仅加深了协会会员单位间的情谊,更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会员单位间的沟通及交流,协会平台的整合资源,花都区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将成为花都千万家企业沟通交流、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

【协会动态】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疗愈整合发展分会公益交流会(广州站)在枇杷书院举办

6月23日,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疗愈整合发展分会在我协会成员单位枇杷书院举办公益交流会(广州站),吸引广州、佛山、清远、韶关等地疗愈机构的负责人、从业人员及行业关注者超百人参与。

交流会由分会副会长徐晓璐主持,分会会长李廷伟介绍疗愈行业的相关的国家政策、发展现状以及分会成立背景与业务经营情况,并宣布启动整合疗愈师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满足社会公众对疗愈的需求,改善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到需要心理健康疗愈的人群,普及健康理念,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疗愈行业规范化发展。

首期整合疗愈师通识培训班将于7月26日-30日在北京举办,课程融合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内容,由专业领域权威专家授课。学员完成课程并通过考核,将获颁《整合疗愈师》岗位技能培训证书。

在交流会上,多位参会者分别分享了从业经历、对疗愈的理解以及疗愈体验和感受。会议呼吁更多的有志者投身疗愈行业,在唤起公众对心理健康领域关注的同时,让更多的人摆脱心理阴霾,用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人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次交流会的协办单位广州市花都区二十四节气文化协会的负责人在会上为大家简要介绍了协会在推动节气文化与疗愈服务结合的活动实践,同时感谢主办方给予参与机会,以及感谢副会长单位枇杷书院、艺起来志愿服务队和艺缘艺术培训中心的支持;表示将继续积极支持疗愈在公益服务领域的应用,推动疗愈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双向奔赴”,实现“健康中国”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