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节气文化分享(20250918)

01 科普教育与传统技艺传承

·安徽郊区”二十四节气说”科普秀:本次活动通过情景剧的形式,生动展现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 气候变化的关系。 通过简易装置演示不同节气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讲解”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等农谚的科学依据,观众可参与制作简易日晷,体验古人测时定节的方法。活动打破传统科普的单向传播模式,通过参与式、体验式学习,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固原市科技馆雨水节气主题科普:虽然以雨水节气为主题,但其活动模式为其他节气的科普提供了优秀范例。详细讲解雨水节气太阳运行轨迹和气候变化规律,重现四川地区”拉保保”传统习俗,解释其文化寓意。深度解读韩愈《初春小雨》等节气相关诗词的文学价值和科学内涵,引导青少年用水墨画表现雨水节气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方法,将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知识融会贯通,提供立体的节气文化体验。

02 自然奇观与民俗旅游结合

·肇庆星湖”卧佛含丹”观赏活动:每年秋分前后(9月13日-23日),在肇庆星湖景区可观赏到”卧佛含丹”这一独特的天文景观。落日恰似一颗红丹,缓缓落入形似卧佛的山形唇部, 形成天人合一的奇妙景象。 在观景平台安排古筝表演、茶艺展示等传统文化项目,组织书画爱好者现场写生,记录这一自然奇观,举办专题摄影比赛,鼓励游客记录和分享这一独特时刻。另有工作人员装扮成 “北斗七子” ,与游客互动并讲解北斗七星与节气的关系。活动将自然景观观测与传统文化体验相结合,既普及了天文知识,又传播了传统文化,实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